首页  组织结构  公开制度  公开清单  公开指南 
 
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清单列表>>基本信息>>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正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来源: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1日 09:06   访问次数: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推进学校发展建设进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哈尔滨理工大学“十二五”期间发展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1.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质量、管理、特色、和谐”的发展主题,全面实施强校战略、推进强校建设、打造强校优势,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十一五”的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学校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的省属高水平大学,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级成果大幅度增加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教学、科研和学科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国家级成果:“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电介质工程实验室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申请并主持了我国科学界高层次学术会议——香山科学会议;学校科技园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被批准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现“零”的突破。另获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8个;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21部。这些成果的取得,表明我校虽属地方院校,但在有些领域和有些方面的发展已进入“国家队”和国家级水平行列。

(2)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共招收全日制本科生31318人、专科生3000人,优势特色学科招生分数逐年攀升,办学社会声誉不断增强。

——突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推进质量工程。“十一五”期间,新增本科专业9个;省级重点专业1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精品课25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8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涌现出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王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者于衍刚等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大学生。学生参加数学、外语、计算机、机械、电子等省级以上各级各类竞赛50余项,获省级以上奖励达1452人次,是“十五”期间的3倍多,其中:获国际一等奖10人,二等奖40人,三等奖1人;获国家特等奖2人,一等奖36人,二等奖83人,三等奖96人;获东北地区一等奖30人,二等奖48人,三等奖63人;获省级一等奖195人,二等奖217人,三等奖254人;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铜奖4项;获全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金、银、铜奖7项。学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充分肯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优势特色专业学生供不应求。

——研究生教育坚持“深化改革,积极发展,提高质量,注重创新”的方针,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十一五”期间共招收全日制博士生320人,硕士生4277人;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71人,获各类博士后研究基金支持项目35项;首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10人;研究生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居全省前列。

(3)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建成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获省政府重点资助;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6个,基本覆盖我校优势学科。

——学术交流层次提高,学术影响力提升。成功承办了第九届电介质性能与应用国际会议,扩大了学校的学术影响;《电机与控制学报》被EI数据库收录。

——总体科研能力、基础研究能力和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各类科研项目1509项,科研经费总额68,530万元,增长超过86%;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09项,其中百万元以上国家“973”、“863”、国家科研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20余项;近三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年增长率超过44%。

——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7359篇,被三大检索收录1823篇,是“十五”的3.16倍,被SCI收录的论文年均增长率超过40%;获省部级科技奖82项,增长超过74%,申请发明专利177项、实用新型专利171项;实现成果转化13项。

——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水平攀升。我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扩建项目已列入我省“八大经济区”建设规划及哈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积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与哈飞、一重、电站集团等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国家“动力装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3所高校成员之一,并成为“黑龙江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深圳市智能电网产业创新联盟”等多个校企联盟单位,提高了学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4)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国家重点学科获国家特色重点学科资助,成为学校的引领学科。

——4个一级学科列入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的特色优势学科,并获政府资金支持;“十一五”初期,新增“技术经济及管理”、“思想政治教育”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十一五”末期又新增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学校拥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装备制造技术学科群列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学校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至1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增至94个。

——新增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翻译硕士3个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新增10个领域,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增加5个招生专业,为“十二五”培养硕士专业学位人才扩展了更大空间。

——通过中央与地方实验室共建项目、日行贷款项目、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建设项目和科研项目匹配政策等投入资金约7000万元,改善了学科建设的物质条件。

(5)师资队伍建设扎实有效

——通过实施优秀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龙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基本构建了以院士为学术领军、以博士生导师为基本队伍的高端人才群体。

——通过实施校级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和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培育了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队伍。

——通过实施博士化工程和人才引进工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360名,为学校学术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基本工作量考核,增强了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促进了学术成果的产出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龙江学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28人,校优秀学科带头人18人,校级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144人;校青年拔尖创新人才30人;博士生导师71人,硕士生导师302人。教师队伍总量比“十五”增加33.3%;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052名,比例由29.1%提高到75.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60名,比例由6.8%提高到24.6%;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792人;学历异缘结构上升到60.7%。基本已建立了一支以300名左右高水平教师为核心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6)校园建设工程基本完成

——“十一五”时期我校基本建设快速发展,基本完成了以西区东扩为主的校园建设任务。共完成建筑面积29万余平方米,总投资67000万元。学校总占地面积达211万平方米,其中校园占地面积168万余平方米。校舍面积从61万余平方米增加到88万余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行政用房从39万余平方米增加到58万余平方米,学生宿舍从14万余平方米增加到20万余平方米,学生食堂从2万余平方米增加到3万余平方米。

——完成了全校3个办学区的布局结构调整和搬迁工作,校内资源进一步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使用。新建的14.5万平方米的教学主楼已成为学校标志性建筑。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的体育活动中心,不仅为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和各类文体活动提供了保障,而且还成功承办了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短道速滑比赛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扩大了学校的对外影响。4.2万平方米理工大厦的建成,有效支撑了国家大学科技园核心区的建设,成为学校学术交流、对外合作的窗口。建筑面积5.7万余平方米的西南两区3栋学生宿舍建设任务的完成,解决了6912名学生的住宿问题。

——除常规收入外,学校还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5700万元,实现日行贷款项目5000万元。向实验室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购置仪器设备,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公共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加快了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卡工程、网络新闻宣传技术平台的构建、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普及和完善,保证了广大教职员工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大大提高了工作和学习效率。

(7)对外开放办学逐步扩展

——积极扩展国际合作空间。与国外、境外21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哈尔滨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研究生院”,已有15名青年教师攻读副博士学位;长期与俄罗斯硅酸盐研究院合作,俄方专家获我国政府友谊奖;通过“4+0”方式在境内培养了获中加双证学生1040名,通过学分互认方式,以“2+2”、“1+2+1”、“3+1”等联合培养模式,派出140名本科生和20名研究生赴境外学习;有175名教师出境开展学术活动;来校留学生1000余人;成功举办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和境外合作大学展;成为东北亚工科院校“战略技术国际论坛”成员单位,与台湾教育界在计算机软件和工商管理等专业开展了有效地合作。

——扩大国内交流。与山东省荣成市政府合作,创建了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目前,学院有23个本专科专业,4961名在校生,现已进入平稳发展期。

——成功举办了60周年校庆,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组建了国内外38个校友会,积极挖掘校友资源,发展校友经济。

(8)师生员工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学校一手抓发展建设,一手抓民生改善,师生员工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建设教职工住宅3.16万平方米,238户教职工乔迁新居;完成了西区休闲运动场和南区校医院的改建、校园内道路的铺设及绿化亮化、西区教工宿舍、计算机楼、东区学生食堂和一字楼的改造、3个校区部分楼宇的维护与维修等项目,较大地改善了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推进大学科技园扩建工程,着力做好新的教职工住宅区的筹建工作;在大学科技园提供了700平方米的用房和优惠政策,为学生创业提供条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兑现涉及师生员工的各种奖励,大幅度提高教职工津贴,达到省内同类院校的中上等水平;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合理调整作息时间,为师生提供必要的缓解疲劳、休息健身的时间和场所;为全校教职工体检近2万人次,学生体检及机能测试近5万人次;“甲流”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扬。大力开展节约工作,节约型校园建设初见成效。引进专业物业公司,探索多元参与的后勤管理服务新模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后勤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9)党建工作全面加强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群众满意度达到100%。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务公开等工作。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校、院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干部队伍素质和履职能力不断提高。积极做好党员的发展、培训、管理、监督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大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网站”等载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做法经验已在省内和全国推广。师德师风建设和“三育人”工作效果显著。以创建“文明和谐学院”、“文明和谐部处”活动为主要载体,大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初步形成符合高校特点的惩防体系。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和安全稳定等工作全面推进。统战、教代会、共青团工作以及机关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学校获“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省“十佳和谐校园”、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2.基本经验

总结学校“十一五”发展建设成就,可以凝炼以下6条基本经验:

(1)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实施强校战略。“十一五”期间,学校确立了“质量、管理、特色、和谐”的发展主题和“实施强校战略,推进强校建设,打造强校优势”的发展思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强校战略引领学校改革发展,使学校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2)坚持观念更新为先导,用先进理念引领学校事业发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了“适度超前发展”、“多元质量标准”、“强化基础管理”和“坚持两个主体”等发展理念。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及时把发展重心调整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上来,促进了教学、科研、学科和队伍水平的提高。

(3)坚持“两手抓”的工作方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学校面临校园建设和内涵提升的双重任务。面对这一特定的校情,学校确定了“两手抓”的工作方针,一手抓校园建设,一手抓内涵提高;一手抓学校发展建设,一手抓民生改善。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抓住机遇,在基本完成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内涵建设得到明显提升的同时,注重提高教职工的生活待遇,改善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使广大教职工享受到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校园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4)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发挥行业服务优势,紧跟黑龙江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的发展战略,建立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注重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取得了多项国家级成果,实现了重大历史跨越。

(5)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学校始终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把稳定培养高端人才作为重中之重,给高端人才以更多的宽松与关爱,给予拔尖人才以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平台。尽力做到待遇招人,事业留人,情谊感人,服务到人,并努力做到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等方面人尽其才。

(6)坚持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以文明和谐学院(部、处)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以学术科技活动为引领,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全面总结60年办学经验,凝炼理工精神,为学校未来发展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

3.差距与不足

“十一五”期间,学校的发展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我省和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对我校的期待和要求、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企盼、距离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思想解放不够,发展视野不够宽阔,一些方面发展不平衡,实现阶段性奋斗目标的措施不够具体。

(2)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难题未能得到根本性破解。尽管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方面已有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教育体系优化和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3)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速度不快,具体表现在:高水平领军人物缺乏,青年教师发展潜力不足,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等。

(4)科学研究能力不强,科研团队建设滞后,潜力挖掘不够。主要表现在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带头人和团队数量较少,教师主持或参与科学研究项目的比例偏低,科研成果获高等级奖励和实质性转化比例不高,各项激励政策不配套、不到位。

(5)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包括规章制度建立、运行机制创新和工作绩效评估在内的管理工作不适应高水平大学的要求,执行力不够,落实措施不到位。

(6)办学经费不足仍然制约着学校的发展,由于缺乏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能力,社会资源挖掘不够,不仅学校贷款压力和建设资金短缺状况未能得到缓解,而且直接影响到了学校教学科研条件的根本改善和民生的进一步改善。

(二)面临形势

1.发展机遇

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使知识和人才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等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三个规划纲要的颁布,进入新世纪第一次全教会的召开,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高等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省”、“高教强省”战略及“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规划,这些对以工科为主的高校来说,是新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机遇。

从内部环境看,学校60年的办学积淀,尤其是经过“十五”、“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高,现已初步形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学校现已成为省属规模最大的一所理工科大学,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学校今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面临的挑战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带来的新挑战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新要求,更加迫切需要人才和科技的支撑,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些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教育的强烈期盼。高等学校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从注重外延发展转向质量的提高。就我校而言,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破解学校的发展难题,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对我们来说是严峻的考验。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重点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宗旨,坚持体现时代、符合校情的4个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管理、特色、和谐”的发展主题,坚持“实施强校战略,推进强校建设,打造强校优势”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坚持促进发展与改善民生为一体的发展目标。确立5大发展战略重点,实施10项行动计划,力争在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优势学科建设、高端人才聚集、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管理水平提高和师生幸福指数提升等方面有所突破。稳定办学规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和突出特色,夯实发展基础,使工科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学科进一步增强,多学科协调快速发展,实现到2020年学校进入国内教学研究型大学前列的奋斗目标。

(二)发展战略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2020年奋斗目标的最后奠基期,学校将进一步实施强校发展战略。立足“十二五”,着眼后五年的发展,确定以下5个发展战略重点。

1.人才强校。以人才作为强校建设的基础支撑,把培养、引进省内、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学术领军人物,极大地提高青年教师的发展后劲和发展潜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决定学校命运发展生死攸关的核心任务。同时造就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和服务人才队伍。

2.质量强校。以质量作为强校建设之本,坚定不移地把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目标和引领,带动学校各项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3.特色强校。以特色作为强校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特色促提高、求发展。立足机、电类优势学科和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服务领域,着眼新兴学科的发展和服务领域的拓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不断强化和发展办学特色。

4.学术强校。以学术升级作为强校建设的动力引擎,以现有的学术平台为基础,把学术升级作为“十二五”期间学校工作的基本方针,把高水平学术论文、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级奖励、国家级成果、企业重大攻关项目的获取和优秀创新团队建设等作为主要工作目标。

5.开放强校。以开放办学作为强校建设的环境支持和条件保障,合理融入国际人才培养质量认证标准,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全方位合作,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类社会资源发展自己。

三、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实现从规模扩大为主导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向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到2015年,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科研实力迈上新台阶,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取得重大突破,核心竞争力、创新发展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成为行业和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巩固省属理工类院校的领先地位,综合实力进入国内教学研究型大学前30名。

(二)具体目标

——规模结构协调发展

稳定办学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当保留高职教育,加强国际合作教育,探索非学历继续教育。“十二五”末,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36000人,其中研究生5000人,本科生28700人,高职生2300人。另外,外国留学生规模为600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规模为8000人。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多样化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和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实施弹性化、柔性化的教学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与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

建设好现有的国家级和省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使其切实发挥应有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积极参与教育部新一轮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并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企业联合建立1~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力争有1~2个专业做好进入国际工程教育互认体系的准备。

努力提高标志性教学研究成果数量,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0项,力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

全面实施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各教学评估方案,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二五”期间,我校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90%左右。

——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到2015年,师资总量达到1900人,建设一支以400名高水平教师为核心、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引进双聘院士2~3名,培养或引进学术领军人物1~2名,申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后备人选2~3名,新增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优秀学科带头人、“龙江学者”后备人选10名,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40名,省级学科后备带头人和校级优秀学科带头人100名,校级学术骨干20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45%左右,赴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及国内大型企业深造锻炼比例达到30%,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3~4个。

——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以学科建设统筹学术升级战略,实现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新增国家重点学科2~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5个。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3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实现“零”的突破。

——科研实力显著增强

科研总经费达到10亿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2.5亿元。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达到3000项左右,国家级科研项目达到250项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项左右,力争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5~7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5项。力争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获批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获国家级科技奖1~2项,省部级科技奖100项。自然科学类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000篇,其中:SCI收录800篇,人文社科CSSCI期刊发表论文500篇。申报专利600件,授权专利300件。《电机与控制学报》影响因子进一步提高,争取《科技与管理》成为CSSCI来源期刊。

——产学研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按照“三方合作,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思路完成我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扩展工程建设。科技园建筑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达到300家,销售收入10亿元,创利税1亿元,新建校企合作技术中心10个。我校牵头和参加的主要产学研联盟达到10个,转移或转化科研成果100项,若干项技术达到国内知名,数十项技术在省内有较大影响,支撑学校的发展特色。

——对外合作更加广泛

分层次开展国际合作。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学术水平、教育质量和技术创新水平。新增10所高水平境外、国外合作院校,派出深造教师100人次,引进技术15项,改造和提升专业8个,共建课程40门,实现境外、国外学生来我校学习2500人次以上,争取在国外建成1所孔子学院。积极向发展中国家辐射技术服务,实现境外技术交易500万美元以上。发挥校友会作用,通过校友会渠道募集资金1000万元。建立各种形式的校企联盟,通过联盟获取技术转移超2000万元。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派出机构,增强学校优势资源的辐射能力。

——内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现代管理制度

加强校院两级管理,管理重心继续下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全员聘任制。改革现行校内分配制度,建立科学的全员考核评价体系。深化后勤改革,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倡导精细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使学校整体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师生员工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把改善民生与促进发展共同作为工作目标。大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强化师生员工的主人翁地位,使师生员工生活得更有尊严、自豪感和成就感;大力改善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使师生员工生活得更有安全感、舒适感和幸福感。

(“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指标见附件一)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着力推进“十大行动计划”。

(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强化专业能力导向的专业教育;继续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注重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建立,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强化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强师德、教风、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继续实施“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积极申报和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适当扩大“定制式”人才培养的范围,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经验推广到更多的工科专业。

以“规格分类加专业方向分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为主线,在软件学院和化工学院试点开展CDIO教学模式,并逐步拓展实现专业知识的集成和课程的模块化。

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符合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专业方向”和“课程内容”的动态调整机制。

在部分工科学院建立精英教育试点班。

2.加强专业建设

重点建设好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和14个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跟踪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在调整现有专业内涵,提升专业竞争力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和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并加大对新办专业的支持力度。

3.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发挥国家、省和校级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

进一步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跟踪科技发展的主流方向和企业主流工作岗位需求的变化,及时实现教学内容上的新旧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更替,注重加强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根据专业及行业特点,积极探索采用案例教学和“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改革学业考核制度,由注重知识考察向注重能力考察转变。

坚持教材选题、选用和奖励制度,积极申报和承担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任务。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新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20个;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扩建工程训练中心,新建校内实习实践基地8个、创新性实验实践基地5个。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重点做好实践项目、方案、实施过程的审查和监督。

加强产学研合作,探索构建校内和校外的“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做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申报、开题、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工作。加大校内开放性、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研究性学习和科技竞赛的组织管理,建立研究性学习与科技竞赛实践测试中心,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赛前培训与指导,不断扩大学生各类学习和科技竞赛的参与面与种类,使参赛人数、获奖数量和等级大幅度提高。力争获数学建模大赛、电子科技竞赛等国家级奖100项、省级奖500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竞赛等国家级奖15项,力争获银奖、金奖。

5.完善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进一步提升教务综合管理平台的使用功能,实现教务系统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充分利用教学用房,增加教室数量,在部分课程中逐步实行小班额制。

完善学分制,创造条件,在基础课教学中逐步推行教师挂牌授课。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完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全面开展学院教学管理水平、教师课堂教学、专业、课程、实验室、毕业设计、实习、试卷等8个方面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6.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促进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构建有利于激发导师和研究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的培养机制。

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设一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

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的两级管理,扩大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管理权限。加强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化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督导评估系统,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7.加强师德、教风及学风建设

通过加强教师管理制度建设、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考核及评优树立典型,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树立治学严谨、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学风建设方面,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激励机制,设立多项奖学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学习成绩与入党、评优、选拔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推荐免试研究生、择优推荐就业等紧密挂钩。聘请著名学者、知名人士和事业有成的校友来校讲学。组织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在考风建设上采取党政、校院、教务和学生管理部门齐抓共管的做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考试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考试规章制度,端正考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继续贯彻“稳定用好、培养提高、积极引进”的方针,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关键人才,引进急需和高层次人才。强化以岗位绩效管理为主题的岗位业绩考核制度,建立优秀人才选拔激励机制。继续加大学术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探索建立骨干教师岗位责任制,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1.强化岗位业绩考核制度

按照《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岗位职责》要求,认真做好教师基本工作量考核工作,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办法,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平等竞争、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全员聘任机制,建立教师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岗位退出等机制,确保教师队伍工作高效、业绩丰满。

2.建立优秀人才选拔激励机制

继续实施“优秀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和“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三级评教、督导评价及公开教学综合评价结果为依据,改进优秀主讲教师评选办法,建设校级教学名师为主体的教学骨干队伍。以学术贡献为导向,采取定期评选和动态管理的模式建立以优秀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拔尖人才为核心的学术队伍,建立教学队伍和学术队伍岗位奖励机制、优质资源配置机制。对于教学和学科建设业绩特别突出者授予学校终身荣誉教授,固定相应待遇。

3.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引智工作

继续加大学术领军人物的引进力度和人才引进的数量,在待遇、地位、工作条件上给予优惠与保障。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优秀人才共享机制。鼓励和支持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双聘兼职学科带头人,特色重点学科引进双聘院士,落实双聘人员的学术地位和物质待遇。按计划增加专任教师的数量,新进校的青年教师一般要具有博士学位,生师比达到教育部的规定。

4.探索建立骨干教师岗位责任制,改革职称评聘制度

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实施首席教授、责任教授等学术骨干岗位责任制,明确学术责任,落实学术权力。

改革职称评聘方法,逐步提高职称评定的学术标准和科学化水平。

5.全力做好师资培养工作

加大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短期培训的力度。完善教学与学术骨干国内外进修、学术休假制度,为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提供保障。

加强对入选“优秀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和“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骨干教师的培养,搭建有利于成长的平台,创造条件,使其脱颖而出,发挥其学术引领作用。

建立校内教师相互交流、专业教师企业研修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建立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及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机制,使师生更好地了解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动态、新知识和新技术。

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推进青年教师“导师制”、“助课制”;实施青年教师进实验室等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三)学科建设行动计划

按照“顶层设计、分类指导、分层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建设带动学科建设整体推进和发展,强化工科优势,全面实施学科分层规划与建设,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以重点学科、优势特色学科为核心构建若干学科平台,努力创建若干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实现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大力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充分发挥院士的学术领军作用、国家重点学科促进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支持作用,以政府投资为主,集聚人才、团队作战、力攻前沿,使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获得标志性建设成果。

2.进一步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

在高水平大学计划支持下,以政府投资和学校自主投资相结合,建好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发展特色、凝炼方向,集聚人才,争取新增国家重点学科或培育学科。

3.提高信息类学科建设水平

以学校自主投资为主,建设好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争取建成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提升我校信息类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增强我校在高新技术类学科中的学术地位。

4.加强基础和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

建设好化学化工类、数学力学类、物理类基础学科,奠定好学校发展的理科基础。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建设,争取建成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2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

5.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

紧紧围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发挥我校以工为主、多学科设置的优势,引导和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组织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引导、激励机制、跨学科信息沟通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促进学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健康发展。

6.优化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文件、即将出台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及2010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进行两项结构调整。一是从以二级学科管理为主向以一级学科管理为主的学科结构调整;二是从以学术型学位为主向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合理设置我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和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专业。

7.加强学科建设管理

按照5个层次分类建设,明确各自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对各类学科推行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制度;积极开展学科评估工作,将国家评估与学校自我评估相结合,以评促建,推动学科建设。

(四)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争取重大技术研究项目突破,扩大技术研发的规模,建好国家大学科技园。组建专门的科研机构,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及科研队伍建设。

1.提升基础研究水平

倡导从工程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扩大研究规模,提高应用基础研究水平,争取获得国家基础研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SCI收录的科学论文达到预期目标,争取发表较多高影响因子论文。

2.重大技术研究项目实现突破

优选项目精心培育,争取若干项研究项目获得“863”计划、支撑计划支持,使其成为学校科学研究水平的代表,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形成较大影响。争取优势项目获国家科技奖。

3.拓展区域经济(行业技术)服务领域

积极发挥我校工程技术研发的群体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建设、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多种方式,使我校的科技资源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对相关行业专门技术的长期研究,形成特色和竞争力向全国辐射,争取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大幅度增加授权专利数和科技项目获奖数,大幅度提高项目经费到款额。

4.加快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完成国家大学科技园扩建工程,到2015年,国家大学科技园要建设成为生产力布局合理、科技支撑有力、保障体系齐全、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具有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特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学科技园。完善现有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办园质量和效益,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育10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专利申请数和软件登记数超过200项;创建特色产业基地,建立5个专业孵化器和3个服务专业化、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公共检测中心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照国家认定标准建设好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基地。

5.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以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为依托,整合各学院资源,建设若干个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团队建设,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团队考评机制,使科技创新团队不断地成长和壮大。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支持。

6.进一步完善科研平台建设

在加强省级、校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好电介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再建成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技术研发中心和1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五)国际合作行动计划

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对外学术交流和公派留学上实现新的发展。以重点科研项目、国际合作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为依托,大力引进海外学者、大型企业和高水平科研院所开展教学和科技合作。全面开创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的新局面。

1.大力开展国际教育合作

重点办好中白联合研究生院,并向全省及全国辐射培养资源。继续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美国匹斯堡国立技术大学、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加拿大开普雷诺大学等国外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在校生赴境外、国外留学通道,扩大合作学校数量,扩展新的合作办学模式。加大与韩国、日本的大学互派留学生的数量,注重与港澳台地区开展教育合作。

2.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

创造条件,招收本科专业学历教育留学生。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通过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方式,面向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招收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申办海外孔子学院。

3.基础研究人才进入国际环境培养

以欧、美、日发达国家为主要目的地,瞄准相关领域的学术名师,积极派遣优秀青年教师和博士后人才,以1~2年为学习周期,以跟踪学术前沿为目标,培养后续学科带头人。

4.进一步推进关键技术国际合作攻关

以俄罗斯独联体国家为目的地,积极寻找关键技术,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和双赢机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5.开展工业技术创新合作

以韩国、日本等邻近发达国家为目的地,发挥我校面向制造业的优势,积极开展工业技术创新研究合作,最终实现技术转移。

6.加强自主创新技术境外辐射

以发展中国家为目标,联合合作企业,以自主创新技术为依托,实施技术转移、产品外销、人才培训。

7.扩展国际会议学术交流

鼓励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扩国际视野,了解科技前沿和最新技术。力争每年举办或承办1~2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及国内外影响。

(六)强化管理行动计划

借鉴运用国内外高等教育先进的管理标准、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以新思路、新机制、新方式实现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转变和创新,在学校行政管理、人事制度、津贴分配、科研工作、校院两级管理等方面健全和完善高效、协调的管理机制,建立起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现代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建立权责明晰、民主集中、科学高效、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依法修订《哈尔滨理工大学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

加强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建设,构建我校学术权力体系,处理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

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发挥教职工民主管理作用,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

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建立专业、系的教授委员会。拓

展办学思维,学校建立基金会制度,探索试行学院设立董事会制度,积极探索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参与学校、学院发展建设的新机制。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落实职员制,精简机构,完善中层干部选聘机制和行政岗位

用人机制,实行岗位聘任,健全岗位管理,逐步推进全员聘任。建立职能部门绩效管理办法,提高管理绩效。

创新用人机制,逐步试行若干重点学科领军人物和院长国内外公开招聘办法,提高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完善工勤人员岗位和编制核定标准,规范并统一工勤人员岗位职责,全面实施岗位管理。建立并完善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设置方案,调整工人技术等级结构布局。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改革现行的教师校内津贴分配办法,将教师完成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情况综合作为津贴发放的依据。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全员考评体系的建立,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4.深化后勤改革

把“三服务”、“两育人”作为后勤改革的出发点,继续实施专业公司进校服务,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多元参与的后勤管理服务模式;建立和完善学校大后勤监管制度和服务量化评估考核体系,强化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和服务绩效;加强后勤管理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后勤产业,通过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使有限的资源在市场化运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

5.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进一步理顺全校国有资产购置、验收、调配、使用和管理以及处置的关系,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确保获取资产最大的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公有用房、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等资源的利用率,完善共享平台,强化绩效跟踪,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

6.加强财务管理

实行总会计师制,严格财务审批制度,切实加强经费管理和使用监督,千方百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完善财务约束机制,增强财务二级管理的透明度。

7.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把厉行节约列入学校发展的基本任务,全面开展以节能为重点的节约工作。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行政办公、公共服务、基建、科研和后勤等各个方面建立有利于节约的制约、激励机制和以严格、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各项管理制度,把节约指标列入校内各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节约责任落实到具体人。把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意识和行为列入教育培养计划,并纳入学生行为守则和德育考评体系之中。

(七)基础条件保障行动计划

夯实办学基础,完善办学条件,切实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促进民生改善提供保障。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高质量建好“纳米电介质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完成国家大学科技园扩建工程,完成南区田径运动场建设工程;提高校园绿化率;全面完成校园地下管网系统勘测。

2.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建设

采取政府投入、学校自筹资金投入和科研经费投入相结合等办法,加大对教学、科研设施的投入,建设好各类多媒体教室和视听室,及时更新和购置各类仪器设备,以满足教学、实验和科研需要。

3.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

完善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在线教学平台,开发远程教学系统,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校园数字化管理系统,进一步开发校园一卡通功能,提供各类信息化应用服务,着力打造智能化、便捷化、规范高效的校园管理系统。加强图书馆和档案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切实打造智能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校园有线、无线网络的全覆盖。

4.多渠道筹措发展建设资金

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社会资源等多渠道投入的办学经费筹措、投入机制。加大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共建,吸收民间资本投入办学。发挥学校基金会、校友会和学院董事会的作用,探索捐赠与资助新模式,力求在新的领域和更大范围内提高筹资能力,确保办学经费的逐年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口径学校办学经费达到30亿元。

5.继续实施民生工程

完成西区和康安路两处共约25万平方米新的教职工住宅小区建设,从根本上改善教职工的居住条件;完成西区8000平方米的大型活动中心建设,另在南区、东区改建学生活动中心;改建南区篮排球场,为师生的业余、课余文化生活提供良好的场所;扩建西区图书馆,扩建学生食堂,建1~2栋学生宿舍,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逐步增加教职工收入,保障教职工的收入与学校发展同步增长;加强校医院医疗条件建设,达到二级医院标准,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盘活农场现有资源,为师生员工谋取福利。切实把提高师生员工幸福指数的目标落到实处。

(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行动计划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和学生自身的新变化,不断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基础文明教育和人文素质提高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为保障,构建和完善教育、管理和服务一体化的学生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实效。

1.进一步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以爱国爱党、立志成才为目标,以完善人格为基点,重点加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现因材施教,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使部分学生骨干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全员育人作用

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使其切实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各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师要结合各自课堂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理论和思想方法的教育,把传道与授业有机结合起来。全校教职工都要担负教育培养学生的任务,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3.强化实践教育

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实践教育体系,使实践活动普及化、项目化、基地化、制度化,建立校级实践基地5个,院级实践基地54个。进一步完善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分类别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社会调研、义务劳动和帮扶支教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结合专业特点的课题研究类和专业实习类社会实践活动。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校—院—班级—寝室”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从课堂教学到心理辅导完备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心特困学生,关注有心理疾病倾向的学生,适时进行心理治疗、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使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5.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配齐配强辅导员队伍,力争达到200:1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在大学一年级设立班主任制度。本着“严把入口关、畅通出口关,相对稳定、合理流动”的原则,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按照“双重身份,双线晋升,双向发展”的要求,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津贴待遇、发展提高等方面落实好国家和省的各项政策并有所提高。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和考核制度。

(九)文化软实力建设行动计划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进一步凝炼和弘扬理工精神。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丰富文化建设内涵,创新文化建设载体,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到“十二五”末期争取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单位称号。

1.丰富和弘扬理工精神,构筑美好精神家园

在总结学校60年办学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凝炼“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双实文化品质,不断丰富“胸怀祖国、甘于奉献,崇尚实践、勤俭质朴,团结合作、勇于创新,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理工精神。通过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使理工精神深入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

2.加强文化景观建设,塑造学校形象品牌

建立学校形象识别系统,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三个维度,完善以校园整体布局、特色建筑和文化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形象识别系统。制定学校重大活动的程序和礼仪规范,建立校标、校徽、校旗、校歌、学校名称的使用规范。全面加强学校形象的塑造、宣传与推介,不断提升学校品牌的价值。统筹规划校园自然与人文景观建设,在各校区建成15个左右标志性的人文景观。

3.搭建校园文化传播平台

加强校报、广播、电视、校园网等文化传播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切实加强各类文化活动管理,着力打造体现学校特色、具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着力建设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校园网站。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和师生活动中心,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全方位打造丰富师生文化生活的平台。

(十)党建工作改革与创新行动计划

坚持围绕工作中心抓党建,以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水平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实现学校“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班子合力作用。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轮岗交流和实践锻炼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考评体系。完善后备干部培养和管理机制。

2.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继续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务公开和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以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和校、处两级干部学习为重点,带动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领导,建立“导学”、“述学”、“考学”和“促学”机制,激励学习,确保学习质量。开展“学先进、讲奉献、比贡献”争先创优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加强文明和谐校园建设

全面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师生敬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优良美德。积极倡导文明行为,营造良好的环境。切实做好校园内部消防、治安、食品卫生、交通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推进校园监控系统建设和消防设施的改造工作,创建平安校园。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中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更加科学的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效能监察和专项监察的力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以“三重一大”为重点,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

五、规划的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责任制,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具体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切实把“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转化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行动。

(二)细化目标管理

各学院要根据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具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各职能部门要根据本部门的业务范围,制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细则。目标要层层分解,责任到具体单位、具体人。

(三)加大宣传力度

要围绕“十一五”时期学校取得的成就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进行广泛宣传,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动员全校师生员工把思想统一到“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具体任务上来。

(四)建立评估考核制度

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将作为主要依据纳入处级单位、处级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同时,建立规划中期评估考核制度,加强跟踪与督办,确保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各项任务的完成。

附件:

学校“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指标

人才培养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人)

36000

全日制研究生规模(人)

5000

全日制本科生规模(人)

28700

全日制高职生规模(人)

2300

外国留学生规模(人)

600

各类继续教育学生规模(人)

8000

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90

研究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90

生师比

18:1

校本部研本比

1:5

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篇)

1

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篇)

2~3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

1~2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项)

30

与企业联合建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个)

1~2

新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个)

20

新建校内实习实践基地(个)

8

新建创新性实验实践基地(个)

5

获数学建模大赛、电子科技竞赛等国家级奖(项)

100

获数学建模大赛、电子科技竞赛等省级奖(项)

500

获“挑战杯”各类竞赛国家级奖

15

队伍建设

师资总量(人)

1900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

45

引进双聘院士(人)

2~3

培养或引进学术领军人物(人)

1~2

新增长江学者或杰青(人)

2~3

新增龙江学者(人)

10

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人)

40

教师赴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及国内大型企业深造锻炼的比例(%)

30

获批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个)

1

获批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个)

3~4

学科建设

获批国家重点学科(个)

2~3

获批省级重点一级学科(个)

2~5

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个)

1~3

获批博士点一级学科(个)

2~4

获批硕士点一级学科(个)

3~6

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个)

3~6

科学研究

科研经费总额(亿元)

10

纵向科研经费(亿元)

2.5

各级各类科研项目(项)

3000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

200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

1

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项)

4

获批“973”项目(项)

1

获批“863”重点项目(项)

4

获批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

5~7

获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

5

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个)

1

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个)

2

获批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个)

1

获国家级科技奖(项)

1~2

获省部级科技奖(项)

100

发表自然科学三大检索收录论文(篇)

3000

发表SCI收录论文(篇)

800

发表人文社科CSSCI期刊收录论文(篇)

500

申报专利(件)

600

授权专利(件)

300

开放办学

新增高水平境外、国外合作院校(所)

10

境外、国外学生来我校学习(人次)

2500

争取在国外建成孔子学院(所)

1

举办或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次)

5~10

校园建设

新增校园面积(万平方米)

15

新增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14

新增教职工住宅面积(万平方米)

25

上一条: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工作总结 下一条: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工作计划要点

关闭

附件:

版权所有©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ICP备05008706号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2号       电话:0451-86390114       邮政编码: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