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有关部门和各学院的共同努力下,2016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工作得以全面推进,就业工作是“生命线、感情线、稳定线”的指导思想日渐深入人心。目前,201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业已启动,从“供给侧”改革需求出发,各院系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责任需进一步明确,学校3次党代会提出的“校院系三级联动、以院为主的全员就业体系”有待推进完善。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和教育厅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落实党代会总体部署,分步推进就业工作重心下移,形成人人关心关注就业、人人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做贡献的全员就业氛围,经学校3届党委第14次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现对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机制体系,大力营造全员就业氛围
(一)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以“三条线”思想为指导,从学校发展和全局的高度研究部署就业工作,打破壁垒界限,统筹协调推进,党政齐抓共管,合力推动就业。
(二)就业部门要在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牵头组织推进,协调招生、教学、学生、武装和团委等有关部门围绕目标制定政策,部署分工,总结研判,督促落实,为院系发力提供有力的条件支撑和服务保障。
(三)各学院院长和书记、尤其是院长,要把就业工作视为关系院系发展建设的生命线来抓,作为第一责任人务必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分管院领导要靠前指挥、攻坚破题、狠抓落实;辅导员与系部教师更要统一思想、聚焦就业、主动担当、联动发力。
(四)要将就业情况与院系专业办学评价挂钩,定期通报进展,即时公布数据,加强督查问责,制定完善奖惩机制,以此作为院系目标责任制管理和有关人员述职考评的重要依据。
(五)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结合就业工作进展和需求,力争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关注破题立项,注重结果成效,重视效益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持保障。
(六)加强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树立优先典型,推广经验做法,校园网等媒体要加强对就业工作、尤其是各院系就业工作的报道,营造人人关心关注就业、人人为就业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二、关注行业领域,积极挖掘岗位,着力实现供需对接,调动各方资源拓宽就业渠道
(七)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新兴领域开拓就业岗位,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结合点深入挖掘就业机会,加强与各地人才中心的联系互访,以点带面,不断拓宽渠道。
(八)结合校友资源分布继续实行区域化管理,专人专区拓展就业市场,加大力度建设就业实习基地,动态掌握各区域内毕业生接受政策和需求动向,为院系及毕业生提供支持指导。
(九)增强全员关注就业信息的主动意识,对掌握的用人需求、渠道和有可能促成合作的机会,要及时向就业部门或有关学院反馈,就业部门和学院更要畅通渠道,重视积累,广纳资源。
(十)各院系要结合专业服务面向,发挥班子成员、系主任、专任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在行业内的影响作用,依托合作单位和行业领域寻求合作支持,结合参加专业行业会议、校企合作对接等工作,将用人单位走访融入其中,推进产教融合,挖掘就业岗位,推荐学生就业。
(十一)各院系要调动教师和辅导员、尤其是有一定资历的教师积极性,广泛联络多年来始终保持联系的校友,以此为资源获取更多就业信息,帮助院内学生实现就业。
三、坚持“一生一策”,加强指导帮扶,主动面对困难群体,精准发力提升就业指导实效
(十二)根据毕业生特点和意愿,划分群体类别,有针对性地为其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利用媒体平台广泛推送就业岗位和招聘信息,努力实现精准有效帮扶。
(十三)院系要对辅导员(班主任)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有明确分工,教师要提高认识,守土有责,掌握自己负责的每一位学生的就业状况,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就业。
(十四)对有就业意愿但就业有困难毕业生,尤其是家庭困难、少数民族、农村生源和有残疾的毕业生等,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开展个性化指导帮扶,想办法促其尽快实现就业。
(十五)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个人愿望脱离实际、就业主动性不强、不愿就业甚至抵触就业等现象,要主动进行教育引导,密切关注就业状态,绝不能听之任之,轻言放弃。
(十六)要准确掌握学生状态信息,对毕业前无法就业或不就业学生也要保持联系,持续为其提供信息和指导服务,让其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注和温暖,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四、面向国家需要,立足服务地方,促进学生省内就业,切实为龙江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十七)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和“大学生村官”等项目,在继续做好政策引领和服务保障同时,更加注重宣传教育,完善制度,切实做好“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
(十八)按照“留住更多我省培养的优秀人才,为黑龙江新一轮经济发展积蓄关键力量”要求,围绕省内产业布局和人才需求,结合学校面向机电和装备制造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教育引导,推进产教融合,制定专项措施,以项目为牵动努力实现更多学生在黑龙江就业,使毕业生做好“学在龙江、服务龙江、扎根龙江、创业龙江”的全方位准备。
(十九)认真落实大学生征兵任务,积极做好征兵工作,办好征兵有关活动,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动员,确保征兵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五、注重数据分析,完善反馈机制,规范就业工作管理,分类健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
(二十)积极发挥就业状况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作用,从“供给侧”出发,坚持并逐步完善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坚持并进一步健全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系设置和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促进学校育人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二十一)院系要分类建立毕业生数据库,认真核实汇总数据,动态跟踪管理,信息精准到人,规范制定派遣方案,对填报数据和关键信息负责,务求准确、及时、无水分;就业部门要加大核查力度,实时更新监测数据,加强状况公布和监管反馈。
(二十二)就业部门要指定专人联系学院,加强对学院就业工作的指导支持,优化服务模式和内容,不断规范工作方式和流程,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在毕业生毕业派遣、关系转递和手续衔接过程中实现简便、快捷、高效。
(二十三)要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会的重要作用,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举办招聘活动,确保各类校园招聘活动安全,逐步提高校园招聘会、尤其是大型双选会的质量和签约率;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实现毕业生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的精准对接。